2024-05-13

文道观点

酱酒下半场比赛,中小品牌如何才能不掉队?

酱酒热潮 回归理性


如果把酱酒当作一场比赛来说,到如今为止,上半场结束的哨声已经吹响。在即将到来的下半场,对很多仍在观望或者迟缓的品牌来说,接下来的结果可能会截然不同。回顾上半场比赛,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入场门槛低,在资本加入的情况下,很多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。


从市场角度来看,酱酒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酱酒消费,其中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广东等省份成为酱酒消费的核心市场。从渠道来看,酱酒重点关注团购与流通,自带高端属性,也刺激了团购渠道的复兴;从产量来看,由于酱酒生产特点,导致提产提量成为大小酱酒企业的核心工作;从销售来看,酱酒销量整体飞速增长,远超其他香型。



竞争激烈 差距扩大


我们发现在上半场的比赛中,酱酒产业也形成几个特点:首先,茅台依旧是白酒行业第一、酱酒行业龙头,其地位越加稳固,难以望其项背。其次,酱酒企业也慢慢出现分化,酒企之间差距正在逐步扩大。


未来,酱酒将形成十亿、三十亿、五十亿、百亿的等级阵营,酱酒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与当年浓香发展趋势相似,但更为显著差别是酱酒发展与调整同步进行。这意味着,原本很多酱酒企业预想的红利周期将减短,让竞争白热化的局面提前升级。能预见的是,在下半场比赛里,有部分酒企因为品牌、品质等方面的原因出前出局。



行业洗牌 未来猜想


在之前的文章里面也多次提及,酱酒下半场比赛从扩张性竞争转向调整性竞争,行业将迎来大洗牌。专业人士对下半场比赛存着大胆猜想:第一,不会出现大型酱酒企业,起码百亿以上的屈指可数;第二,产量与市场达到增长瓶颈,酱酒产业整体发展规模速度会降下来;第三,一线或头部品牌增长减缓。第四,内卷化竞争将成为下半场比赛的主旋律。


总而言之,酱酒产业在上半场经过野蛮生长,在进入下半场后,外扩型增长效果会减小,酱酒行业内部竞争会加剧,优胜劣汰的法则依然通用。


那么下半场,对中小酱酒品牌来说,要突破现状要怎么做?要做的首先进行系统调整,优化发展策略。目前的情况对于三线乃至有潜力的酒企来说,形势犹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早一步实现优化则可找到竞争优势。相比于上半场的跑马圈地、大开大合的发展策略,下半场将以夯实巩固、精耕细作作为主要发展策略。



品牌建设 文化营销 


回顾上半场,多数酱酒企业更多倾向于营销,从长期发展来看,缺乏品牌力支撑,企业如同赤脚走路,必然在崎岖路上难以走远。但目前酱酒行业仍处于上升期,市场上还留有机会,在下半场中,三线及小微酱酒企业,品牌建设不适合借用于头部品牌的策略。由于目前疫情反复,酱酒遇冷,唯有以文化营销为核心,沉淀下来打造品牌,是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。



如今,酱酒行业发展到品牌文化阶段,诉求品牌文化成为发展的驱动力。特别是有一些酒企,文化成为了差异化营销的突破口,通过文化营销提升产品销量,实现企业更好发展。我们知道,文化营销是一把双刃剑,如果利用和宣传好的话,可以迅速增加品牌价值;如果文化诉求不精准、没有差异化,或者运用方法、时机不对的话,反而对品牌是一种伤害。做好文化营销策划十分重要,那么,如何才能做好文化营销呢?



提升品牌文化为哲学高度


事实上,品牌竞争就是品牌文化的竞争,而品牌文化的核心是哲学。目前,我们看到的品牌文化的竞争仍是表象,其实质就是竞争企业之间品牌哲学的较量,只有把品牌文化提升为品牌哲学,它才会有感召力,否者,很难打动目标消费者。如王老吉品牌文化是“吉”,“吉”是美好的开始,把“吉文化”融入到产品营销过程中。许多酒品牌都以文化为概念,如舍得文化、和文化等。


提炼品牌文化个性


品牌个性是品牌人格化特征,而品牌个性的塑造,首先是从文化差异化开始,我们不断地赋予品牌“情感、价值、人格化特性”等诸多文化个性,让品牌张扬个性,彰显文化力。


我们在文化营销策划时,必需提炼好品牌文化个性。提炼好个性后,我们回答如下几个问题:一是企业文化有差异性吗?二是最凸显的品牌个性是什么?三是它能赢得目标消费者共鸣吗?


如果品牌没有满足以上三个问题,这个品牌就不具备个性,将会很难打动目标消费者。相反,如果品牌满足了上述要求,就容易形成文化力,再结合企业文化个性和行业属性,策划有针对性的文化营销活动,就会事半功倍,我们通过宣传与推广品牌个性,就很容易把文化力转化为销售力。


运用网络平台传播


文化营销是从精神层面,打动目标消费者。它不同与其它营销方式,利用好目标消费者内心喜欢的文化载体,主动有效地互动和沟通,才是文化营销传播的目的。


随着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,信息传播速度极快,为此,利用好互联网快的特点,如微信、微博、知乎、小红书等工具,主动同消费者沟通,并不断地传播品牌文化个性,让更多目标消费者参与互动,赢得更多消费者文化认同感,扩大品牌影响力,从而带动产品销售。


抓住机遇,提升品牌力


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断深入,品牌国际化是必然趋势。问题在于:如何塑造国际性品牌?从哪里切入呢?成为了许多企业的难题。事实上,通过文化营销,走国际化道路,不断诉求品牌文化,提升品牌力,使之成为国际品牌,也许是一条很好的途径。


中国品牌要想成为国际品牌,还需要在品牌文化方面练苦内功,从提炼文化差异化开始,就要赋予品牌更多个性,并以品牌哲学为感召力,诉求人类真正内心的普世价值,才能取得全球消费者心智认同,这才是文化营销的最高境界。


人无远虑必有近忧,企业也是如此。


对于酱酒产业来说,在发展过程中积攒实力,伺机而动,应该是每一家酱酒企业的共同想法。上半场竞赛结束,下半场竞赛即将开始,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,酱酒企业面对的不仅是无数的风浪,还有过去几十年难以企及的机遇。




「标签」广州品牌策划公司、广州营销策划公司、广州营销策划公司

广州白酒包装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