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6-24
文道观点
你能像杜蕾斯玩点有趣的传播吗!
谈起借势营销,绝大多数营销从业者第一反应想起的品牌商是杜蕾斯。杜蕾斯是在微博上借热点较迅速且有质量的套套品牌,也因而被大家熟知。先看一下杜蕾斯微博去年打造的几个经典的借势营销案例:
——
天猫双十一热点
——
苹果7发布会
——
端午节
——
父亲节
——
中秋节
——
2017春节
是不是觉得杜蕾斯很会玩?
杜蕾斯几乎将每个社会热点和节日与“性”话题紧密结合,与网友进行有趣的互动。每条微博转发量少有几十,多则上百。其中借势“苹果7耳机”热点的转发和评论量惊人,转发量竟高达两万,创造了微博转发量的最高历史。应该可以获得年度最佳创意奖。

同样的苹果7发布的热点,下面的企业也借势,效果却以惨淡收场,属于自嗨类型。如转发和评论量效果极差的世纪佳缘、冈本、易道。



同样借势“苹果7发布”的热点,而且同样是安全套品牌的冈本这样不是很尴尬么?究竟是什么原因,导致借势效果差距那么大?
其实,绝大多数企业都犯了营销的大忌——自嗨。回归营销的功能,实质就是辅助销售部将产品卖出去,提升销售额。
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,我们发现了借势营销应当遵循的三大准则:
1.借势的热点应当是正面的,负面的热点只会给品牌带来伤害
业内很多营销人对热点抱有的态度是如饥似渴:生怕错过每一个热点,仿佛每一个热点都为他而生,都能为他所用,创造巨大效益,尤其是广告界人士。但请记住,负面的热点不要跟,负面的热点只会给品牌带来无形的伤害。
举个例子,上面的XX牌摄像机,在林丹出轨的热点上做了文章,结果品牌是打响了,销量却一落千丈:


其实,这两个杜蕾斯海报并非官方发布。杜蕾斯操盘手金鹏远说过的一句话:负面的热点我不跟。本来林丹出轨事件就是一个值得国民深刻反思的话题,而某些企业就是要硬要插一只脚进去,结果适得其反。
2.热点与企业的产品进行捆绑,不能促进产品销售的营销都是自嗨式的营销
营销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企业卖货。此时如果将热点和自家产品结合起来,效果往往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姿势。在将热点和产品完美结合的商业案例中,最成功的商业案例当数卫龙辣条。

卫龙借势苹果7发布的热点,模仿,从产品到营销,线上线下全方位布局,成功打造奢侈品辣条,改写辣条这个原本只属于屌丝的品类。
苹果风的卫龙辣条,你见过吗?
主图文:Hotstrip2 卫龙 一包在手 天下我有

不同版本的辣条
Hotstrip Mini - 卫龙
653KJ能量、17%蛋白质、1650辣度跑分
鲜辣任性小面筋


Hotstrip Mini
以甜治辣 新包装保鲜更持久

Hotstrip 1.0
传说中的卫龙辣条


苹果风产品页详情设计






这样的辣条,简直了!
买不起iPhone7,苹果风的卫龙辣条还是买得起的!

这就是卫龙辣条将产品完美和热点结合的成功案例。其中我们可以看出,借势应当将自家产品的卖点与热点相结合,而不是单纯将品牌和热点结合,往往就能将产品的卖点通过与热点的捆绑一同灌输消费者大脑,从而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。


就连店铺装修也按照苹果风格做
3.借势的热点要满足可讨论性的属性,没有可供讨论的热点只能算是纯粹的曝光
以自己的角度去写,为了热点而热点的只能说是自嗨。
而我们再看一些转发量和评论量极高的案例:



要想学习这些案例成功的要点,首先必须理解消费者会进行转发和评论的举动的原理:自发评论,自发转发,对事件是一种价值的评判与投票。
营销的本质是如何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地满足消费者需求。而实现更有效率的手段和途径可以借助借势营销。借势营销并不意味着仅仅跟热点,仅跟热点的营销是自嗨!